首页» 通栏幻灯

北京印刷学院举办“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论坛

为认真落实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议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学科建设贡献智慧力量,9月16日下午,北京印刷学院举办了“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论坛,来自高等院校、出版单位、出版行业协会学会的14位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论坛由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关义和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院长李朋义先后主持。

北京印刷学院举办“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论坛 王关义和李朋义先后主持

本次论坛聚焦于出版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主题,涉及“出版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等六项子专题,及时回应了出版教育界和产业界的重大关切。

郝振省、周蔚华演讲

在论坛中,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发表了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几点初步思考》的精彩演讲,提出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理论体系研究,明确了编写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教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要讲清党的出版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功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蔚华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需要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出版自由和出版社会责任的关系、技术赋能与技术向善的关系、文明互鉴与中国主体性的关系、出版理论与出版实践的关系等,对中国特色出版学学科建设深有启发。

王关义介绍了“双万计划”与一流出版专业评审情况,提出了出版人才培养的定位,认为应完善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建设的“四梁八柱”,同时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要强化社会和行业需求导向,强化实践环节,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魏玉山、李岩演讲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的演讲,围绕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他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做了题为《新时代出版人的使命和担当》的演讲。他提出,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是新出版时代的重要特征,出版内涵与边界正在重构,融合出版知识服务大有可为。

孙宝林、马国仓演讲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表示,要完善本硕博三级学位贯通培养体系,为出版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要发力硕博高层次人才培养,适应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亟需。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以《让教育更多赋能融合出版》为题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融合出版的关键在人才培养,并提出了五方面思考,强调加快深度融合是当下出版业面临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在线上发言中,华侨大学副校长万安伦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发展过程与时代内涵,呼吁应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四川大学出版学院院长李怡分享了四川大学出版学院的发展历史,提到了学科交叉融合对于新学科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强调未来出版学科交叉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系系主任邓香莲围绕出版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与素养教育的主题,提出编辑出版人才的核心能力素养指标包括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学科素养,为出版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分享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认为应增加出版深度融合相关课程,将现代技术融入课程之中,加强同业界的合作。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发表题为《技术赋能融合出版发展》的演讲,分析了数字技术发展对行业、社会和文化的广泛影响,认为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融合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少儿出版社总编辑阮怀伟在《教育新政下编辑思维的“数字化”转变》的演讲中提出,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围绕“图书+数字内容+硬件+流量”构建“书联网”出版服务新模式,实现“出版+互联网”业态升级。

张养志演讲

北京印刷学院院长助理、出版学院党委书记张养志发表了题为《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筑牢出版英才思想根基》的精彩演讲。他提出,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课程定位,讲述好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弄清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理论特质。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全体师生在主会场和分会场聆听了演讲,来自全国的学界和业界专家、相关高校的师生以在线形式参与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