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工作

出版学院分团委学习高校共青团改革沙龙第二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要求,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推动高校团学组织改革,团中央高校团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了高校共青团改革沙龙。本期沙龙学习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的团委书记作分享,出版学院分团委全体成员于5月23日进行了第二次线上直播学习。

会上,中山大学团委书记就“如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问题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应该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发挥团学组织体系优势,搭建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深度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充分发挥团学组织体系优势,搭建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以此实现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目标。广东医科大学团委书记立足于“社会买践+”立体化育人体系的探索与树建,她倡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着力构建“社会实践+立体化育人体系,推进学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以此引导青年学子青春向党、医路前行。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3.jpg

两所高校的团委书记进行分享


在直播学习结束后,分团委成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高等学校团学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作为团学组织成员,我们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数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把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走、学、用,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 “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

——出版学院分团委副书记范伊雯


进行改革活动,最首要的当然是要端正思想,以正确的理论方针指导实践。在中山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两所高校的共青团改革中,正是把明确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团建工作的指引作用。有了坚实有力的思想指引,可以为后续实践保驾护航,使之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而稳步推进。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特色。因此,共青团改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具体实际发扬自身特点,扬长而不避短,做特点鲜明、实绩突出的工作,而不应单纯照搬先进经验盲目依葫芦画瓢,造成管理的同质化,丧失自身特色。

——出版学院分团委志愿者部部长 邓芝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团学组织体系来培养人才,团学组织听从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领导,培育优秀的人才,在团学组织中,广大中国青年可以得到好的建议和方法来提升个人能力,还可以在团学组织中和优秀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也能获得一个和教师交流的平台,以此增强自身的建设性和先进性,摆正自身的思想方向。当然,学有所获,必有所实践,实践是知识最好的老师,广大青年应该书本和学校获得的知识放在实践中去,中国社会有着多样化的社区,社会实践的机遇,我们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参与社区实践来提升个人能力,这样既可以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又可以提升个人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必将勇担重任,实干兴国。

——出版学院分团委志愿者部干事 毛盈


clip_image005.jpg

clip_image007.jpg

分团委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感悟高校书记分享


习总书记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改革攻坚,需要广大青年朋友们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因此团学组织要发挥育人优势,引导青年在实践中长才干、强本领,不断强化组织动员效能,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青年人才为抓手,进一步优化项目载体,最广泛组织引导各领域青年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