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机盎然、活力四溢的五月,学校迎来了一场专属于自己的心灵盛会 —— 525心理健康节。出版学院以“书心驿站,与你同行”为主题,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自我认知和调节能力,为心灵加油,为快乐续航。
市集活动,妙趣横生
5月12日,主校区心理市集活动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在众多充满创意与趣味的摊位中,出版学院的摊位凭借其极具特色的活动设计,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之一。同学们在出版学院的摊前驻足,用创意共绘笑脸,用印章增强自信,通过拼图还原趣味表情,积极寻找自我,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成为一场场心灵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同学们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注入满满正能量。
为引导更多同学关注心理健康,推动心理健康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出版学院于5月21日在康庄校区举办活动。同学们在笑脸墙上,勾勒笑容,汇聚欢乐;在夸夸镜前,发现闪光,认识自我;在能量墙上,编织快乐,传递温暖;在情绪卡片中,觉察当下,释放压力;在变脸魔方中,比拼手速,拼凑情绪。
幸运抽奖,欢乐加倍
整个市集活动现场还设有抽奖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闹非凡。捏捏乐、心情能量值徽章、事事如意钥匙链、励志书签、扇子等,这些精心准备的奖品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共同感受心理健康活动带来的温暖。抽到心仪奖品的幸运儿们满心欢喜,在惊喜与快乐弥漫市集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月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阅读分享,心灵滋养
5月21日,出版学院举办“5·25心理健康节”主题读书会,师生共读《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一书,构建“以积极情绪创建幸福生活”的价值认同。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立红教授以“好书改变人心”为切入点,介绍了其规划出版的《幸福直通车》系列图书,并深入解读了彭凯平教授所著《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结合书中对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道德情绪的分类,张立红以宫崎骏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为例,分析主人公从愤怒、悲伤到希望、勇气,最终实现良知觉醒的情绪演变过程,生动诠释了“化消极情绪为积极优势”“以道德情绪铸就意义人生”的理论框架。
本次读书会不仅是一次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关于“如何幸福生活”的思想启迪。正如彭凯平教授在书中所言:“幸福是一个系统工程,无法迅速成功。”出版学院通过搭建共读平台,引导师生在阅读中探索情绪本质,在交流中凝聚“积极情绪创建幸福生活”的共识,为培育有温度、有觉察力、有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精神滋养。
书心驿站,温暖相伴
心理健康月,出版学院用爱守护每一位同学的心灵。